|
 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慧、于國欽╱台北報導】
10月出口將回到負成長。財政部長張盛和昨(5)日透露,觀察10月出口表現,第4周雖有起色,但全月年增率仍呈現「小幅負成長」。張盛和等於間接證實,9月出口轉正僅是曇花一現。
9月出口金額達271.7億美元,創下近1年2個月以來新高、年增率10.4%,終止連6月衰退。不過,財政部統計長葉滿足9月時即坦言,由於去年10月基期較高,今年10月出口能否維持正成長仍有變數。
張盛和昨天出席立法院財委會備詢,私下受訪時表示,10月前3周出口呈負成長,第4周雖有好轉,但仍然無法扭轉,10月出口將是小幅負成長。財政部周四(8日)將公布進出口統計結果,屆時會有更精確的數字。
葉滿足指出,9月出口表現亮眼,主因是柴、汽油等礦產品出口金額比8月成長1.4倍,去年10月出口金額達270.3億元,基期較高,如果歐美需求仍然疲弱,採購旺季效應沒有顯現,國內智慧型手機資通訊產品的出口表現仍不佳,都是影響10月出口的因素。
出口再度衰退,低迷景氣何時走出谷底?張盛和表示,美經濟已經緩步上升,在大選底定後,將更為樂觀。
葉滿足指出,依據環球透視預估,今年第3、4季景氣皆處於谷底,但我國出口表現已逐漸回穩;由於去年第4季基期較低,今年第4季出口可望正成長,根據過去20年統計推估,第4季出口將比第3季成長3%至10%。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台灣的出口和國際景氣聯動性極高,當國際景氣不佳,台灣出口就不好,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今、明兩年的全球貿易量成長率,顯示全球景氣不如先前的預期。
有鑑於此,主計總處甫完成的預測將今年第4季的出口金額由8月預測數790億美元下修至770億美元,下修20億美元,第4季出口年增率同步由4.45%調降至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