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時報【記者劉馥瑜╱台北報導】
為協助5人以下小規模事業發展,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今年6月推出「微型及個人事業支援與輔導計畫」,聚焦創意生活、專業服務、美容保健、特色餐飲4大領域,至今已輔導上百家業者,受輔導企業營業額平均提高7%,並間接創造與媒合商機上千萬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葉雲龍昨(14)日表示,台灣有127萬家中小企業,其中,有60萬家屬於微型及個人事業,幾乎占了一半,但因規模較小、資源取得不易,更需要政府資源協助。
葉雲龍說,本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針對微型企業或個人工作室的特性,量身打造客製化的輔導方案,由專業顧問進行長期輔導。據了解,重點輔導族群包括創意生活(文創產業、生活用品)、專業服務(個人知識專有技能)、美容保健(個人專業技術或生技相關)、特色餐飲(地方特色伴手禮)等4大類。
具體輔導措施包括4個層面,首先是建構免付費服務專線,並辦理小組輔導會議。目前已協助諮詢917件案子,轉介促成2,350萬資金融通。
其次是整合資源提供服務,包括經營前期顧問諮詢、經營時陪伴輔導與訓練,以及依產業型態與特徵分級分類諮詢輔導。目前已舉辦8場工商登記與稅務規畫講座,協助34家事業完成工商登記,受輔導企業營業額平均提升7%,本年度總營業額提升1,935萬元,
另外,還有強化人才專業知能,提供經營管理與財務知識輔導,協助事業控管經營風險。目前已辦理財務會計、經營管理、品牌行銷等相關課程講座33場,培訓1,013人次。
再者,還有建立標竿案例典範,強化市場鏈結及商機媒合,運用微電影、Facebook等網路行銷增加曝光。目前已協助7家事業洽談通路媒合,促成420萬營業額。
葉雲龍強調,此方案輔導的微型事業,也可申請「企業小頭家貸款」,單一業者最高可貸500萬元。
目前已接受輔導的抓漏達人工程有限公司經理韓悅玲說,以往政府課程都是一次性的,上完課後就畫下句點,但此方案由經濟部顧問全程陪伴輔導,任何經營管理、品牌行銷等問題都可隨時反應討論,讓她覺得非常受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