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最新消息 │元棨園地 │連絡我們 │加入會員 |
|
 |
 |
 |
 |
 |
 | - 本網站與各產品影像照片圖說文字之智慧財產權均屬元棨公司 友廠若未經同意進行翻印轉載將遭侵權求償新臺幣壹仟萬元整
- 商品圖檔顏色因電腦螢幕設定差異會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 |
|
 自由時報記者朱有鈴/高雄報導〕一把火,點燃了台灣能源發展契機!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所與海科系能源研究團隊以自行研發的儀器,在屏東外海取得海床岩心中的高濃度甲烷氣,成功直接點燃,昨天發表研究成果。
能源吃緊,甲烷冰被認為是台灣最適合發展的替代能源之一,台灣海域有豐富甲烷氣的議題,也被討論了十多年,但採集的岩心樣本從未點燃過,這次是台灣首度點燃海床下採集到的甲烷氣。
這次研究是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兼國家研究院海洋中心副主任洪慶章、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長王兆璋和副教授陳信宏率領團隊共同完成。
王兆璋表示,研究團隊在九月三日從安平港搭乘海研五號出海,在台灣西南海域探勘海床下甲烷氣,一開始作業採集到的幾乎都是泥巴,之後在距離墾丁西南方約十海里位置,從聲納系統看到多處明顯的海床噴氣現象,在初步定位各噴氣口後,下放海底攝影機到水深五百公尺處進行攝影調查,九月六日取得水下一連串甲烷氣噴冒的即時影像。
墾丁西南海域 採集12支岩心
在以深海攝影機確認地形特徵及甲烷可能蘊含處後,接著利用活塞式岩心採集器,進行底質取樣,作業深度涵蓋四百至兩千七百公尺,經過廿小時作業,共採集十二支岩心。岩心管內的解壓氣體經實際點火,證實是可直接點燃的甲烷氣。
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副教授陳信宏指出,研究團隊這次所使用的「船舶動態定位系統DPS」、「超短基線定位系統USBL」、深海攝影機和抗壓LED燈等,都是台灣廠商自製設備,雖然作業深度不若歐美國家,但已證明國內機械生產等產業具有極厚實基礎,期待這項發現除了可為國內能源產業帶來契機,更為國內的深度探勘產業帶來發展。
|
|
總公司:彰化縣埔心鄉西安北路31號 TEL:04-8292666 FAX:04-8292007 e-mail ap.apaper@msa.hinet.net 31 Hsi An N. Rd Wa Pa Village Puhsin Hsiang CHA 51341 TAIWAN R.O.C. |  |
|
|